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张战泓(精确检索)
作者:刘勇(精确检索)
作者:史晓斌(精确检索)
作者:张德咏(精确检索)
10条记录
番茄褪绿病毒对MED烟粉虱成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寄主选择性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由粉虱传播的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具有较强的暴发性和流行性,目前该病毒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可为害多种作物,对农林经济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病毒侵染会影响介体昆虫的寄主选择性和取食行为,从而影响病毒传播。本研究旨在明确ToCV对MED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不同寄主上的寄主选择性及取食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携带和未携带ToCV的MED烟粉虱雌成虫的寄主选择性,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EPG)技术比较携带和未携带ToCV的烟粉虱雌成虫在健康的番茄、辣椒、棉花和豇豆4种寄主植株上的取食行为差异。【结果】未携带ToCV的MED型烟粉虱雌成虫对于4种寄主植物的选择偏好性排序为番茄、辣椒>棉花>豇豆;携带ToCV烟粉虱雌成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偏好性降低,排序为番茄、辣椒、棉花>豇豆。与未携带ToCV烟粉虱雌成虫相比,携带ToCV烟粉虱雌成虫取食4种植物所产生的刺探次数均显著增加,第1次到达韧皮部的时间有明显延后,取食总时间与韧皮部的取食时间明显减少。【结论】ToCV使烟粉虱对寄主的选择偏好性和取食行为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增加了病毒在寄主植物间传播的可能。

关键词: 番茄褪绿病毒 MED烟粉虱 寄主选择性 取食行为 刺吸电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艾草和窃衣挥发物的提取鉴定及其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选择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艾草Artemisia argyi和窃衣Torilis scabra都有吸引或驱避昆虫的作用。然而还未见有研究报道艾草和窃衣以及它们的挥发物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D隐种成虫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检测能否利用艾草和窃衣及其挥发物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实施绿色防控。【方法】通过四臂嗅觉仪和Y型嗅觉仪分别测定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对4种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艾草、窃衣、黄瓜Cucumis sativus)的选择性和对艾草和窃衣的嗅觉反应,并利用GC-MS对艾草和窃衣叶片中挥发物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鉴定分析,最后通过Y型嗅觉仪检测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对艾草和窃衣叶片中主要挥发物的嗅觉反应。【结果】烟粉虱MED隐种成虫选择番茄和黄瓜的数量(分别为22头和21头)显著多于对艾草和窃衣的选择数量(分别为16头和9头);进一步测定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对艾草和窃衣的选择性发现,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对艾草选择数(60头)极显著多于对空白对照的选择数(22头),而对窃衣的选择数(22头)极显著少于对空白对照的选择数(55头)。GC-MS分析发现,艾草叶片中α-可巴烯(α-copaene)的含量最高,窃衣叶片中环己烯(cyclohexene)的含量最高。嗅觉反应试验表明,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对1μg/Lα-可巴烯的选择数(60头)极显著多于对空白对照的选择数(24头),对1μg/L环己烯的选择数(20头)极显著少于对空白对照的选择数(62头)。【结论】艾草叶片挥发物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表现出较强的吸引性,窃衣叶片挥发物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表现出强烈的驱避性,因此可以利用挥发物加工成食诱剂或驱避剂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进行有效地防控。

关键词: 烟粉虱 艾草 窃衣 α-可巴烯 环己烯 嗅觉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番茄褪绿病毒复合侵染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传播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单链环状DNA病毒,在田间可与多种病毒发生复合侵染,如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等。本文对比了TYLCV单独侵染和TYLCV与ToCV复合侵染对烟粉虱获取和传播TYLCV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取食TYLCV单独侵染的番茄相比,取食复合侵染番茄的烟粉虱对TYLCV的传毒率显著提高,且番茄植株和烟粉虱体内TYLCV的病毒积累量也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说明复合侵染会提高烟粉虱的传毒率,促进TYLCV的发生与流行。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复合侵染 番茄褪绿病毒 烟粉虱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与比较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Capsicum annuum植株上对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的传播差异,解析媒介昆虫-病毒-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为田间辣椒上ToCV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及ToCV cDNA侵染性克隆,对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植株上获取和传播ToCV的能力进行比较,同时比较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健康和携带ToCV辣椒植株上的取食偏好。【结果】在感染ToCV的辣椒植株上接虫后96 h内,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体内病毒积累量逐渐增加,MED成虫获毒速度和病毒积累量均大于MEAM1成虫的,MED成虫获毒量是MEAM1成虫的1.74倍;MED成虫在辣椒植株上的传毒量明显高于MEAM1成虫,传毒量平均相差9倍,且MED成虫传毒率比MEAM1成虫高29%。MEAM1和MED成虫对健康和感染ToCV的辣椒植株的取食偏好相似,都明显倾向于取食被ToCV侵染的辣椒植株。【结论】烟粉虱MED成虫在辣椒植株上获取、传播ToCV的能力均高于烟粉虱MEAM1成虫,这也是ToCV在我国大面积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烟粉虱 番茄褪绿病毒 辣椒 传毒 获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蔬菜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大病害。采用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清除田间带毒杂草和植株病残体、培育无病毒种苗、防控传毒介体昆虫三大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每667 m~2可减少农药用量50%,且该技术推广应用不受地域限制。蔬菜病毒病素有"癌症"之称,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数据:自1990年以来,病毒病在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蔬菜作物上均严重发生,如湖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和贵州地区粉虱发生对番茄褪绿病毒流行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对我国番茄种植业破坏极大,而粉虱类昆虫是其主要传播介体.本研究调查了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贵州省贵阳市的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情况,发现赤峰市的发病率为73.3%,贵阳市的发病率为53.3%.两个地区均存在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赤峰市的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占75.9%和24.1%;贵阳市的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占39.8%和60.2%.对两个地区的两种粉虱种群在室内进行传毒特性研究,结果发现,经过48 h获毒后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获毒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无论1头或10头粉虱,Q型烟粉虱的传毒量都高于温室白粉虱.结果说明,近年来随着Q型烟粉虱发生的日益严重,番茄褪绿病毒通过Q型烟粉虱的传播值得人们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番茄褪绿病毒 Q型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传毒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的新寄主: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

植物病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褪绿病毒 (Tomato chlorosis virus),属于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 主要由两条二分体线形正义单链RNA(+ssRNA)组成 [1].该病毒1998年在美国弗罗里达州首次报道[2].迄今,ToCV已蔓延至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浙江、内蒙古、广东、湖南等地,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3].其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脉间黄化褪绿,叶片卷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间番茄病毒病及其介体昆虫的综合防控

长江蔬菜 20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长江蔬菜 2019

摘要: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又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子、辣茄等,于明末传入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辣椒因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露地、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因为连作而引发的各种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尤其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辣椒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共生菌Buchnera对桃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桃蚜内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对桃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有效控制桃蚜提供新的思路,本试验以十字花科(萝卜)、茄科(辣椒)和葫芦科(黄瓜)蔬菜为试材,比较健康桃蚜和利福平处理后的桃蚜在3种蔬菜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利福平处理后桃蚜Buchnera的DNAK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200μg·m L-1利福平处理后的桃蚜产蚜量、寿命和体重都显著低于健康桃蚜。说明桃蚜的内共生菌Buchnera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降低内共生菌的量对桃蚜可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桃蚜 内共生菌 利福平 蔬菜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